紅外氣體分析儀基于不同氣體分子對特定波長紅外線的選擇性吸收特性。當紅外光穿過待測氣體時,氣體分子會吸收與其振動或轉動能級差相匹配的紅外能量,形成特征吸收譜線。例如,CO2主要吸收4.26μm波長的光,而CO則吸收4.65μm波長的光。這一過程遵循朗伯-比爾定律,即吸收強度與氣體濃度成正比;
系統構成與信號處理:儀器通常包括紅外光源、檢測池和探測器三部分。光源發射的光束通過樣品池后抵達探測器,過程中部分能量被目標氣體吸收。剩余光線經濾光片過濾雜質干擾后,由熱釋電探測器或光電二極管轉換為電信號;再經放大及模數轉換,通過微電腦進行線性化處理并輸出準確濃度值;
多組分分析能力:現代設備配備分光儀可解析復合光譜中的獨立吸收峰,結合內置光譜庫實現多種氣體的同時檢測,甚至能識別未知成分。
紅外氣體分析儀的優點:
1.選擇性強:通過匹配特定波長的光源和濾光片,可準確定位目標氣體,避免其他無紅外活性氣體的交叉干擾;
2.靈敏度高:借助高精度光學系統與算法優化,能夠檢測ppm乃至ppb級的微量氣體,適用于環境監測和工業泄漏預警;
3.響應速度快:純物理吸收過程無需化學反應,響應時間通常小于10秒,支持動態實時監測,適合工業過程控制等場景;
4.穩定性好:采用固態光源與無機械磨損設計,受溫濕度影響小,長期運行漂移低且維護成本低;
5.測量范圍寬:通過調節檢測池長度、光路結構或增益參數,可覆蓋從痕量到高濃度的廣泛區間,適配多樣化應用場景;
6.非破壞性測量:檢測過程不改變樣品性質,支持循環測試,特別適用于閉環監控系統;
7.適用性廣:幾乎涵蓋所有極性分子氣體,在環保、化工、醫療等領域均有成熟應用案例。